一個較弱的聲音(被掩蔽音)的聽覺感受被另一個較強的聲音(掩蔽音)影響的現(xiàn)象稱為人耳的“掩蔽效應(yīng)”。被掩蔽音單獨存在時的聽閾分貝值,或者說在安靜環(huán)境中能被人耳聽到的純音的最小值稱為絕對聞閾。實驗表明,3kHz—5kHz絕對聞閾值最小,即人耳對它的微弱聲音最敏感;而在低頻和高頻區(qū)絕對聞閾值要大得多。在800Hz--1500Hz范圍內(nèi)聞閾隨頻率變化最不顯著,即在這個范圍內(nèi)語言可儲度*。在掩蔽情況下,提高被掩蔽弱音的強度,使人耳能夠聽見時的聞閾稱為掩蔽聞閾(或稱掩蔽門限),被掩蔽弱音必須提高的分貝值稱為掩蔽量(或稱閾移)。
1.掩蔽效應(yīng)
已有實驗表明,純音對純音、噪音對純音的掩蔽效應(yīng)結(jié)論如下:
A.純音間的掩蔽
①對處于中等強度時的純音最有效的掩蔽是出現(xiàn)在它的頻率附近。
②低頻的純音可以有效地掩蔽高頻的純音,而反過來則作用很小。
B.噪音對純音的掩蔽噪音是由多種純音組成,具有無限寬的頻譜
若掩蔽聲為寬帶噪聲,被掩蔽聲為純音,則它產(chǎn)生的掩蔽門限在低頻段一般高于噪聲功率譜密度17dB,且較平坦;超過500Hz時大約每十倍頻程增大10dB。若掩蔽聲為窄帶噪聲,被掩蔽聲為純音,則情況較復雜。其中位于被掩蔽音附近的由純音分量組成的窄帶噪聲即臨界頻帶的掩蔽作用最明顯。所謂臨界頻帶是指當某個純音被以它為中心頻率,且具有一定帶寬的連續(xù)噪聲所掩蔽時,如果該純音剛好能被聽到時的功率等于這一頻帶內(nèi)噪聲的功率,那么這一帶寬稱為臨界頻帶寬度。臨界頻帶的單位叫巴克(Bark),1Bark=一個臨界頻帶寬度。頻率小于500Hz時, 1Bark約等于freq/100;頻率大于500Hz時,1Bark約等于9+41og(freq/1000),即約為某個純音中心頻率的20%。通常認為,20Hz--16kHz范圍內(nèi)有24個子臨界頻帶。而當某個純音位于掩蔽聲的臨界頻帶之外時,掩蔽效應(yīng)仍然存在。
2.掩蔽類型
(1)頻域掩蔽
所謂頻域掩蔽是指掩蔽聲與被掩蔽聲同時作用時發(fā)生掩蔽效應(yīng),又稱同時掩蔽。這時,掩蔽聲在掩蔽效應(yīng)發(fā)生期間一直起作用,是一種較強的掩蔽效應(yīng)。通常,頻域中的一個強音會掩蔽與之同時發(fā)聲的附近的弱音,弱音離強音越近,一般越容易被掩蔽;反之,離強音較遠的弱音不容易被掩蔽。例如,—個1000Hz的音比另一個900Hz的音高18dB,則900Hz的音將被1000Hz的音掩蔽。而若1000Hz的音比離它較遠的另一個1800Hz的音高18dB,則這兩個音將同時被人耳聽到。若要讓1800Hz的音聽不到,則1000Hz的音要比1800Hz的音高 45dB。一般來說,低頻的音容易掩蔽高頻的音;在距離強音較遠處,絕對聞閾比該強音所引起的掩蔽閾值高,這時,噪聲的掩蔽閾值應(yīng)取絕對聞閾。
(2)時域掩蔽
所謂時域掩蔽是指掩蔽效應(yīng)發(fā)生在掩蔽聲與被掩蔽聲不同時出現(xiàn)時,又稱異時掩蔽。異時掩蔽又分為導前掩蔽和滯后掩蔽。若掩蔽聲音出現(xiàn)之前的一段時間內(nèi)發(fā)生掩蔽效應(yīng),則稱為導前掩蔽;否則稱為滯后掩蔽。產(chǎn)生時域掩蔽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大腦處理信息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異時掩蔽也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會衰減,是一種弱掩蔽效應(yīng)。一般情況下,導前掩蔽只有3ms—20ms,而滯后掩蔽卻可以持續(xù)50ms—10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