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藝術的了解
鋼琴,這件從十八世紀以來有著幾百年歷史的“樂器之王”,在它的發(fā)展歷史上誕生了多少著名的音樂家、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也許你能說出一大串他們的名字和故事:巴赫、莫扎特、車爾尼、貝多芬、肖邦、德彪西等等,但是,它總是離人們那么遙遠,神秘和高不可攀。筆者從*習鋼琴,在此想略談一下自己對鋼琴演奏方面的幾點看法。
一、鋼琴彈奏的技術問題
鋼琴彈奏的技術主要是指:人的肢體經過訓練后所具備的在鋼琴上彈奏出構成樂曲樂音的能力。能力,可概括為局部的靈敏、靈活、獨立、力量、速度、反應以及對所有這些方面的控制自如。整體上,則是完美地協(xié)調、配合的關系。技術的要求甚多,如觸鍵、指法、踏板……要想成為好的鋼琴家,首先要做到的是十個手指能夠干凈利索、堅挺有力地在鋼琴上飛馳,十指乃演奏鋼琴最直接最敏感的部位。因此,十指的力量、靈敏、速度,以及千變萬化的觸健方式和控制能力,是基礎的基礎。
觸鍵是表達鋼琴音樂極其重要的課題之一。觸鍵的不同,會引起音色和音量的千變萬化。觸健的手法是多種多樣的。有用單指、多指,甚至用整個拳頭來彈奏的;還有由無聲按鍵到發(fā)出多種不同力度的聲音……等等。觸鍵有垂直觸鍵與水平觸鍵,可稱做手指動作的“陰、陽兩法”。垂直觸鍵為陽,為剛,以發(fā)力之結實、直接、迅捷、有力為根本。水平觸鍵為陰,為柔,以觸鍵之輕滑、推摸、水平柔美為要領。
另外,觸鍵還有三種基本的方式:連音、非連音和跳音。觸鍵速度的快慢與這三種基本觸鍵有著密切的關系。彈連音時一般觸鍵最慢,如肖邦的e大調練習曲,曲子的表情記號注有“legato”,要采用連音的觸鍵法,手指觸鍵的速度比較慢。彈非連音時速度就要快一點,如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的第三樂章的*變奏,要求手指的觸鍵速度要很快,力度集中在手指尖,要彈出漂亮的非連音來。彈跳音時速度是最快的,如維拉·羅伯斯的《小丑》,要輕巧的彈出調皮、滑稽的情緒。不同的觸鍵法奏出來的音色和音量都是不同的。在鋼琴作品中,有不少樂曲除了主題之外,還蘊藏著次要的旋律。演奏者要首先正確地掌握和運用不同的觸鍵法,才能奏出樂曲中所需要的不同的音色,使樂曲的層次分明,風格突出。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要把鋼琴這種沒有文字的聲音藝術語言化,讓聽眾覺得生動易懂,就必須在觸鍵上狠下功夫。音色和音量的種種變化,猶如朗誦詩歌時的抑、揚、頓、挫,它能恰如其分地抒發(fā)和傳遞各種不同的思想感情,同時還可以起到文字所無法描述,但令人回味無窮的效果。彈奏技術占有關鍵性、提前性的地位。沒有技術,音樂內容的表現(xiàn)只是一句空話。但鋼琴演奏中技術的運用必須服從于音樂作品的風格和思想內容的需要,學習技術是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音樂。
二、對鋼琴音樂風格特點的把握
只要是音樂,它就有風格。
鋼琴藝術發(fā)展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世界音樂發(fā)展史的縮影。從鋼琴藝術發(fā)展的過程入手,即可通向對整個音樂思維發(fā)展的了解。透徹掌握鋼琴藝術發(fā)展的歷史,各種風格的創(chuàng)作特征,各個作曲家的思維方式,可最直接地領會到音樂的本質。按當前被普遍接受的西方音樂史的劃分,鋼琴藝術的發(fā)展經歷了:巴洛克風格時期、維也納古典風格時期、浪漫主義風格時期、印象主義風格時期,20世紀現(xiàn)代音樂風格時期。某位作曲家的作品被定位在某個時代的某種風格中是有一定根據的,因為我們總是可以或多或少地從每一部作品中看到某種風格經典化了的特征,也就是風格中的“精髓”。比如:平衡、典雅、自然是古典風格的精髓;而浪漫風格則注重色彩,并含有許多主觀情感因素。對于演奏者而言,掌握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作品,需要相應地作出不同處理。
復調性是巴洛克鋼琴音樂的重要特點,盡管每位作曲家復調性的程度不同,但不論演奏巴洛克時期哪一位作曲家的作品,嚴格的復調訓練都是基礎的基礎。復調音樂由幾個并行不悖的線條構成,一般不分主次。即使有突出,也仍保持幾個聲部的獨立進行。在大多數巴赫的作品中,自由聲部中暗藏著富有情感化的樂句。不容置疑,主題是集中的,凝練的,在短小精巧的樂句中包藏著最豐富的對比與信息量。因此,在演奏巴洛克風格的作品,尤其是巴赫的作品時,不宜孤立的強調其中某一個因素。而要致力于盡可能地解釋每一個細節(jié)中有意義的方面。在他的作品中,除極少例外,巴赫幾乎不在手稿上注明樂曲的速度、力度、表情等等記號。演奏家由此獲得極大的自由,允許在總體風格的范疇內,作出種種創(chuàng)造性的解釋??傊?,演奏巴洛克音樂,應當樹立起“使每個音符、每個線條都歌唱”的基本概念。要使每個聲音典雅高貴,置于小心的控制之下;又使每個聲音清晰連貫,納入延綿的呼吸之中。
而彈奏古典時期海頓、莫扎特的作品時,個人感情應稍微收斂,觸鍵以清新細膩為主,音樂充溢著健康、明快、幽默、熱情和樂觀的氣氛;音樂語言通俗易懂,樸素親切,不乏深邃的感情,力求營造一種彬彬有禮又不張揚的整體效果就十分符合人們對古典音樂的欣賞習慣。正像莫扎特1781年9月給他父親的信中所說:“因為感情——無論是否激烈——永遠不可以令人厭惡的方式表現(xiàn),所以即使在最驚心動魄的場面中,音樂也永遠不能引起耳朵的反感,而仍應當令人入迷,換句話說,要始終成為音樂。”這就是莫扎特的音樂。
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家們,更多地挖掘和發(fā)揮音樂更多方面的表現(xiàn)性能,在形式上無拘無束,從題材到具體表現(xiàn)手法都有革新。在曲調、節(jié)奏、和聲等方面,都對古典主義音樂作了突破性發(fā)展。在旋律上,更富于歌唱性和抒情性,認為優(yōu)美的長串旋律線條,比主題合乎邏輯的嚴格發(fā)展更重要。浪漫主義音樂帶有強烈主觀傾向的情感主義,所推崇的是個人情感*限度的釋放,所以作品更注重表情變化,因而大量使用術語,例如:pastorale(田園的),furioso(狂怒的),garbato(優(yōu)美的),nobile(高貴的)等等。在這一時期,誕生了眾多偉大的音樂家,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和舒曼是浪漫時期的中心人物。門德爾松開辟獨立的標題性交響曲的天地,創(chuàng)立了《無詞歌》的形式,這是浪漫主義標題性、歌曲性器樂小品的代表作。舒曼的音樂語言比較主觀,富有詩意和抒情性,雖具有隨意性,但結構工整,節(jié)奏和織體的處理大膽而新穎。在他的作品中,一切都化成了純粹的情感,沒有任何裝飾布景,這些決定了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風格以及音樂評論中的情感美學特征。人們稱舒曼是“詩人音樂家”。
三、鋼琴家所應具備的素質
成為一名真正的鋼琴演奏家所要具備什么樣的素質呢?這確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復雜的問題。*著名鋼琴家傅聰的父親在臨別前曾贈給他四句話:*、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做音樂家;*才是做鋼琴家??梢钥吹贸?,要想擁有好的音樂,首先心靈要純凈,做有愛心的人,擁有良好的修養(yǎng)和素質,是演奏一切音樂的前提。
趙曉聲先生在《鋼琴演奏之道》中提到一位鋼琴家必須具備:1、“運動員”的素質,也就是速度、靈敏、力量與持久。2、“詩人”的氣質、靈感、想象、夢幻。這些都是發(fā)自與內心深處的、自我血肉的一部分。一個真正的鋼琴家,他所必須掌握的不僅僅是高超的技術,更主要的是他對音樂的理解和演示,而這就來自于對哲學、美術,文學,歷史,戲劇等各種知識的積累和修養(yǎng)的凝聚。3、“建筑師”的形態(tài)、層次、線條、色彩。4、數與哲的抽象與升華。這些是趙先生對鋼琴家所要具備的素質的最準確和最精辟的總結。
縱觀古今中外享譽樂壇的鋼琴演奏大師,無不自幼接受演技方面嚴格的訓練,無不具有濃厚扎實的文學藝術修養(yǎng)。真正的美感是不分民族、不分國界的。筆者認為,以上提到的三點是在演奏藝術上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只要我們給鋼琴注入表情、注入生命,鋼琴演奏藝術將會在世界藝術與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枝葉茂盛,果實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