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教育網(wǎng)合作機構 > 長沙保健培訓機構 > 長沙針灸培訓機構 >

湖南中醫(yī)針灸培訓技術部

歡迎您!
朋友圈

400-850-8622

全國統(tǒng)一學習專線 9:00-21:00

位置:長沙保健培訓問答 > 長沙針灸培訓問答 > 撫州零基礎是否可以參加中醫(yī)針灸培訓學校

撫州零基礎是否可以參加中醫(yī)針灸培訓學校

日期:2020-09-16 11:00:00     瀏覽:107    來源:湖南中醫(yī)針灸培訓技術部
核心提示:撫州零基礎是否可以參加中醫(yī)針灸培訓學校楊老師電話微信同步:一八二四四七七二二五八產后三大必修課:腹直肌修復、盆底肌修復、骨
 撫州零基礎是否可以參加中醫(yī)針灸培訓學校楊老師電話微信同步:一八二四四七七二二五八

產后三大必修課:腹直肌修復、盆底肌修復、骨盆修復。三大修復是否有先后順序?我們來看一下產后康復應該按照怎樣的順序。

01

骨盆修復

媽媽們在經(jīng)歷了十個月的妊娠期之后骨盆都會不同程度的發(fā)生變化(順產的媽媽更甚)而骨盆的變化也會影響到腰、髖。

分娩后女性的骨盆會松弛,會給身體帶來明顯的變化。骨盆下口變寬,這會讓臀部扁平;髖關節(jié)向內側歪斜,臀部變寬;骨盆變得松垮,腰部彎曲嚴重;膝蓋以下的腿部扭曲,變成O型腿;變形的骨盆讓腹肌變得松垮,骨骼變得疏松。

02

腹直肌修復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線的兩旁,為上寬下窄的帶形肌肉組織,起自恥骨聯(lián)合和恥骨嵴,止于胸骨劍突和第5~7肋軟骨前面。

有前屈脊柱,降胸廓,維持腹壓、固定臟器位置的作用。同時對咳嗽,排便、活動等方面也起重要作用。

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的發(fā)生是由于產后腹部肌肉松弛,腹壁緊張度下降,但又不能很快恢復到原有的位置和形態(tài),多余的贅肉就會在腹部堆積突起。

自測方式:

仰臥位,雙手放在胸前,頭和肩輕輕抬離床面,如做仰臥起坐一樣,用尺子(或手指)測量腹部肌肉間隙,在臍上和臍下下4.5cm處進行評估,≥2cm就說明存在腹直肌分離。

03

盆底肌修復

盆底肌,是指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它好像一張吊網(wǎng),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臟器被這張"網(wǎng)"緊緊吊住,從而維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

所以盆底肌非常的重要,因為一旦這張網(wǎng)變松了,媽媽身上很多器官功能都會受到影響。從而出現(xiàn)相應功能障礙,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臟器脫垂等。

接下來詳細說明產后腹直肌修復、骨盆修復、盆底修復三者之間的關系。

骨盆修復到底修復的是什么?

骨頭:是不會變大變小的,即使經(jīng)歷了生產也不會因此而變大,更不會因為你做了"骨盆修復"而縮小。

關節(jié):組成骨盆的關節(jié)是能夠微微活動的,被稱之為"微動關節(jié)",一旦這些關節(jié)發(fā)生錯位、分離時,會讓你疼痛難忍、坐臥難安,難道你會認為關節(jié)的微微變化就能導致的骨盆變大?并不會。

韌帶和肌肉:在孕期,盆底肌就已經(jīng)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由于激素、體重、體圍和腹腔體積等的變化使得盆底肌處于持續(xù)的受壓狀態(tài),會逐漸松弛,加上子宮逐漸增大使得盆底肌被拉長無力,而分娩的過程又會進一步對盆底造成損傷,也就是說,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生產后都需要盆底肌修復。

無論是盆底肌修復還是骨盆修復,他們的核心都是圍繞著盆底肌的修復進行,而骨盆修復則還要針對骨盆錯位進行糾正,而糾正的主要目標是韌帶和肌肉,并不是指骨頭的縮小。

盆底肌修復使骨盆間原本松弛的肌肉韌帶變得緊致,從而促進骨盆的復位。而骨盆修復后有效承托起盆腔內的器官,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盆底受到的壓力,輔助盆底恢復。

所以說:骨盆修復和盆底修復有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作用,骨盆修復應該包括盆底修復,而不是狹義上單純的骨盆正位。

結論就是:產后可以同時進行骨盆和盆底肌的修復。

腹直肌修復對盆底的恢復有什么影響?

前面說到腹直肌有維持腹腔壓力的重要作用,腹腔是封閉的環(huán)境,腹直肌收縮腹腔空間變小,腹壓隨之增大。

增大的腹壓會進一步加大對盆底的壓力,對于產后媽媽來說,盆底肌本就變得松弛薄弱,盆底受到長時間持續(xù)性壓力,就會加重盆底的負擔。

同時增大的腹壓,還會擠壓盆腔內的各器官向下運動,而薄弱的韌帶和肌肉無法有效固定器官的位置,膨出和下垂的情況就發(fā)生。

所以說:產后同時有盆底問題和腹直肌分離問題,不應盲目進行腹直肌修復。單純存在盆底問題,也不應該過早進行腹部塑型(如:仰臥起坐、平板支撐)運動。

那什么時候可以進行腹直肌修復和腹部塑型呢?建議等到盆底肌力達到3級以上,此時才更加安全。

結:

產后可同時進行骨盆和盆底的修復,兩者有相互促進的積極作用。

腹直肌修復、腹部塑型要謹慎,盆底肌力3級后再做不遲。

修復順序:盆底肌修復&骨盆修復,然后才是腹直肌修復。

三者的關系,你明白了嗎?這里再強調一點:產后心理康復!

媽媽經(jīng)歷了痛苦的生產之后,雌激素突然下降、身體疲勞,剛剛切換角色照顧寶寶,自我的時間大大減少。另外也有一些心理障礙得不到及時的排解等原因,新媽媽常常會為一點小事不稱心而感到委屈、甚至傷心落淚。

這些癥狀大多數(shù)媽媽在產后一周內發(fā)生,并能自行康復,但有些則可能發(fā)展為產后抑郁。

因此家人給予新媽媽足夠的理解、關心、體貼和照顧是非常重要的。同時產后媽媽自己的心理調整也極為重要。

 

 

 

對于骨折患者來說,除了需要面對創(chuàng)傷帶來的劇烈疼痛,還得熬過漫長的治療、康復過程。

 俗語說傷筋動骨100天,那么在這100天時間里,應該怎樣做才能更有利于骨折愈合,早日恢復強健的筋骨呢?

骨折復位后,盡早動起來

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嚴重程度,以及個人的體質不同等情況,一般來說,愈合至少需要8-13周,算起來差不多就是3個月,因此,人們常說的"傷筋動骨一百天",是很有道理的。

 

骨折發(fā)生后,由于疼痛感比較強,很多患者不想動,更不敢動。不少患者到醫(yī)生那里開假條,一開就是3個月,覺得這3個月就應該在床上躺著,等骨頭長好了,再該干嘛干嘛也不遲。

 

說到這里,30多歲的小王真是追悔莫及。

半年多前,小王在一個雨夜不小心滑倒了,導致右腿脛骨骨折。手術后,他按照家中老人的囑咐,在家中好好靜養(yǎng),基本上除了上廁所,其他時間都待在床上,整整養(yǎng)了100天。等他終于離開病床時,骨頭確實長好了,但是他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右腿活動不太自如了,走路更是變得一瘸一拐的。

對于骨折患者來說,康復治療是手術的延續(xù),術后只有結合規(guī)范、及時的康復治療才能幫助患者盡快恢復肢體功能。而如果一直靜養(yǎng),關節(jié)不活動,就會造成關節(jié)僵硬,還可能引發(fā)肌肉萎縮甚至血栓等并發(fā)癥。

一般來說,骨折復位并進行固定牽引數(shù)天后,就可以進行功能鍛煉。開始可做患側肌肉的靜力收縮,以及被動鍛煉,逐步過渡到關節(jié)活動度鍛煉、肌力鍛煉、作業(yè)治療等。康復鍛煉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循序漸進地進行,不能魯莽行事。

 早期堅持功能鍛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 而骨折的愈合主要依靠局部的血液供應, 所以功能鍛煉對骨折愈合起著促進和推動作用。促進消腫、防止關節(jié)粘連和僵硬,促進骨折愈合,促進血液循環(huán)。

 

功能鍛煉

■ 原則

全身與局部情況兼顧;

以恢復患肢的固有生理功能為主;

功能鍛煉以主動鍛煉為主,輔以必要的被動鍛煉為主;

鍛煉活動應循序漸進。

■ 要求

上肢功能鍛煉的要求在于恢復、促進手的功能;

 下肢的主要功能是站立和行走,要求各主要關節(jié)不僅要穩(wěn)定,而且要有一定的活動范圍;

 脊柱是全身支柱,腰背肌的鍛煉就十分重要;

 功能鍛煉應以主動活動為主,被動活動為輔,必須強調患者的主觀能動作。

■ 程序

1、早期:主要指骨折后12周以內。此期外傷反應明顯,肢體腫脹疼痛較重,一般靠近損傷部位的關節(jié)不宜活動,但可盡早開始肌肉的等長收縮練習(只使用肌肉收縮但不活動關節(jié))。

 

即使牽引和石膏制動下也進行肌肉收縮練習,而遠離損傷部位的肢端未固定的關節(jié),則可以練習活動。

 

如前臂骨折時可做輕微的握拳及手指伸屈活動,也可做前臂及上臂肌肉的收縮練習(腕關節(jié)不要活動)。

 

又如髕骨骨折石膏制動后,未固定的時開始功能鍛煉,應視手術情況而定。

如關節(jié)、肌腱粘連的松解手術,手術后應盡早開始功能鍛煉;骨折內固定的松解手術,手術后應盡早開始功能鍛煉;骨折內固定物如果十分堅固,術后也可早期開始關節(jié)的活動。

 

2、中期:一般指骨折后36周。這里損傷反應已消退,腫痛已減輕,骨痂逐步生長。除繼續(xù)進行患肢肌肉收縮活動外,鄰近的關節(jié)也可開始活動練習。

如上肢肱骨干骨折外固定后,可開始練習肘關節(jié)屈伸活動,但動作應緩慢,活動范圍由小到大。

3、晚期:一般指外固定去除后,可依據(jù)病情進行全面的肌肉和關節(jié)的鍛煉,以主動活動為主。

如需要進行被動活動,則手法必須輕柔,嚴禁暴力。對有些患者可運用牽引裝置輔助活動,使迅速恢復各關節(jié)的正?;顒臃秶?。

上肢骨折的術后功能鍛煉

■ 鎖骨骨折術后功能鍛煉

1、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前臂內外旋(圖12、3)等主動練習,幅度盡量大,逐漸增加用力程度。

 

2、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運動及被動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轉運動(圖4、圖5、圖6)等。

 

3、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內外旋轉;仰臥位,頭與雙肘支撐做挺胸練習(圖7)。

 

4、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應開展全面練習肩關節(jié)活動練習:站立位上肢向患側屈,做肩前后的擺動(圖8);

 

5、患肢上舉爬肩梯,抗阻牽拉肩、肘屈伸練習(圖9、圖10)。

■ 肱骨干骨折術后功能鍛煉

1、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關節(jié)活動,患肢做主動肌肉收縮活動(見圖1、圖2、圖3)。

 

2、肩、肘關節(jié)的活動:傷后2-4周除繼續(xù)以上訓練外,因逐漸做肩、肘關節(jié)活動,其方法是:將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關節(jié),同時上臂后伸(圖11)。

 

3、旋轉肩關節(jié):病人身體向患側傾斜,肘關節(jié)屈曲90度以上,健手握住患側手腕部,做肩關節(jié)旋轉動作,即劃圓圈動作(圖12)。

 

4、外展、外旋運動: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頭后部(圖13)。

5、雙臂輪轉:患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健側上肢伸直,外展于體側,掌心向下?;贾蛲馍戏浇?jīng)外下方再向內劃弧圈,回至原處;同時健側上肢向下經(jīng)內上方向外劃弧圈,回至原處(圖14)。如此循環(huán)往復。此法可使肩、肘、腰、腿、頸部均可得到鍛煉。以上鍛煉方法每次15分鐘,每天3-4次。

 

■ 尺橈骨骨折術后功能鍛煉

1、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關節(jié)活動,患肢做主動肌肉收縮活動(見圖1、圖2、圖3)。

 

2、肩、肘關節(jié)的活動:傷后2-4周腫脹消除后除繼續(xù)以上訓練外,因逐漸做肩、肘關節(jié)活動,其方法是:將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關節(jié),同時上臂后伸(見圖11)。

 

3、骨折愈合后的鍛煉:骨折愈合后,增加前臂旋轉活動及用手推墻動作,使上、下骨折端產生縱軸擠壓力(圖15、圖16)。

下肢骨折術后功能鍛煉

■ 股骨頸骨折術后康復鍛煉

1、骨折復位固定后即可早期做趾與踝關節(jié)的主動伸屈、旋轉活動練習,股四頭肌靜止收縮,每天3-4次,每次10下(圖17)。

 

2、術后第二周開始在保持股骨不旋轉、不內收情況下做髖與膝關節(jié)主動屈伸活動(圖18)。

 

3、3周后可主動做屈伸患肢練習,方法是坐在床邊,小腿下垂,雙腳踩地或腳蹬地,練習用雙臂撐起上身和抬起臀部(圖19)。

 

4、在骨折恢復期,術后1個月要加強髖、膝、踝部的肌力,以恢復行走能力,加強下肢的穩(wěn)定性。主要方法是進行坐位與站位轉換活動練習,以鍛煉髖關節(jié);踝關節(jié)主動屈伸、旋轉活動,以及下蹲起立(圖20、圖21)。

 

■ 股骨干骨折術后功能鍛煉

1、骨折早期,做下肢股四頭肌靜止收縮,踝關節(jié)伸屈活動(見圖17)。

24周后可以練習坐在床邊進行髖、膝、踝部的主動運動(鍛煉方法同股骨頸骨折)。

■ 髕骨骨折術后功能鍛煉

1、術后早期疼痛稍減輕后,病人即可開始練習股四頭肌靜止收縮,髖、膝、踝、趾關節(jié)主動運動(見圖17、圖18)。

2、固定后3-5天可兩腿直腿抬高和膝關節(jié)屈伸運動,扶拐進行患肢負重練習(圖22、圖23)。

3、石膏固定的病人,4-8周可去除石膏,此時可做髕骨傾向被動活動 ,做主動屈膝活動練習,6-8周可負重行走(圖24 )。

 

■ 脛腓骨骨折術后功能鍛煉

1、外固定后早期,疼痛減輕即刻進行股四頭肌靜止收縮運動,髕骨被動活動及足部跖趾關節(jié)和趾間關節(jié)活動(見圖17、圖18)。

 

2、外固定去除后,傷口愈合,可充分練習下肢各個關節(jié)活動,并逐步去拐行走(見圖23)。

 

3、增加髖、膝、踝關節(jié)活動練習,可做起立與坐下練習,健肢站立,患肢做髖屈伸、內收、外展活動,膝、踝關節(jié)屈伸活動,踝關節(jié)內外翻抗阻活動(見圖24)。

 

注意:功能鍛煉時要堅持鍛煉,活動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漸進。外固定早期禁止在膝關節(jié)伸直的情況下旋轉大腿,以免影響骨折穩(wěn)定。

 


免責聲明:本信息由用戶發(fā)布,本站不承擔本信息引起的任何交易及知識產權侵權的法律責任!

如果本頁不是您要找的課程,您也可以百度查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