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地運用以下各個共鳴腔,能使音量得到擴大,音色得到美化。
1.胸腔
喉腔的下面連著由軟骨和膜性組織構成的氣管;氣管下面分為兩支。氣管、支氣管與由胸骨(前面)、胸椎(后面)、12對肋骨(兩側)圍成的一個腔體,構成胸腔共鳴器。聲帶發(fā)出的音波有一部分(主要是低頻率的音波)可以傳至胸腔中,引起共鳴。胸腔共鳴具有結實飽滿、渾厚有力的特點。適當地運用胸腔共鳴,能獲得較大的音量和雄渾寬廣的音色。
2.鼻腔
鼻腔是一頂窄底寬、前后徑大于左右徑的不規(guī)則狹長腔隙。
前起自前鼻孔,由鼻孔與外界相通,后止于后鼻孔并通鼻咽腔,兩側與鼻竇相通。鼻腔被垂直的鼻中隔分成左右兩側,左右對稱的兩個孔道是鼻呼吸通道。下壁是硬腭,上壁是篩骨、篩狀板,外側壁是鼻甲。整個鼻腔覆蓋著一層粘膜,并有豐富的血管構成鼻甲海綿體叢。在外界刺激或心理因素的影響下,海綿體叢可因充血而膨脹,甚至阻塞鼻道。如鼻腔閉塞不通,喉部所發(fā)出的聲音就會改變,稱為“閉塞性鼻音”。
正常情況下,從喉腔發(fā)出的聲音經過鼻腔時,聲流在腔內撞擊和回旋可產生共鳴戌應,使聲音變得集中明亮,富有金屬聲和穿透力,因而歌唱界稱鼻腔共鳴為“發(fā)聲中的高音喇叭”。由于它離口腔很近,所以在對有聲語言的加工中,可以較直接地起到輔助口腔共鳴、美化音色的作用。這里必須指出,除鼻腔外,鼻竇腔、鼻咽腔以及頭顱腔也參與了這種共鳴效應。
3.鼻竇
鼻腔四周分布著一些大大小小的、藏于某些面顱骨和腦顱骨內的含氣空腔,它們或開口,或有小管與鼻腔相通,因而也叫做鼻竇。鼻竇一般左右成對,共有4對。
零基礎學唱歌教程
鼻竇面部投影
依其所在顱骨命名,即鼻腔上方、額骨之下和眶部之上的額竇,鼻前腔、上頜骨體內的上頜竇,鼻后腔、蝶骨體內的蝶竇以及鼻兩側、篩骨內數十個大小不等像蜂窩狀的篩竇。這些竇腔與鼻腔共同構成高位置的頭腔共鳴體。從生理的角度來看,這些高位置的竇腔是不能改變形狀,也不會自行產生共振的,它的共鳴現象,實際上只不過是鼻腔共鳴的波及面。因此,吐字發(fā)聲時,保持鼻腔“空”的感覺,讓音波隨部分氣流通過鼻腔往鼻竇推射上去,非常重要。只有獲得通透的鼻腔共鳴,才有可能使聲音輻射到枉腔產生共鳴,從而發(fā)出更明亮豐滿、悅耳動人的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