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關于筆力有很多精彩的論述,例如蔡邕《九勢》中說“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故曰: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唯筆軟則奇怪生焉”,等等。古人論述由于比較理論化,抽象化,比較難以理解。麓風軒總結,書法的筆力的煉成,依賴于以下三個方面: 一、對于毛筆工具使用的熟練把握 書法創(chuàng)作使用毛筆,這是*書法特有現(xiàn)象。書法的力度必須通過柔軟的筆頭傳達到紙上,并不是所有的墨跡都是有力度的,只有寫得好的,才能給人以力量感。想要寫出書法之力,必須先認識毛筆軟毫的妙處,掌握其彈性的使用,熟悉其脾氣。只有熟練掌握,才能下筆柔而能健、健而能剛,產生有力量的墨跡效果。 二、對書法線條本身的準確把握 僅僅會用筆還不夠,還要明白什么樣的書法線條才是有力道的。中鋒為主、藏頭護尾,典型的像篆書線條的筆畫,像懷素的草書全部以篆書筆法寫出,像一條條黑色的閃電,迅疾赫人,那就是力量。像前人總結出來的“書法筆畫八病”中說的“釘頭、鼠尾”等等,即使使毛筆再怎么用力,筆畫線條也是沒有力度的。很多初學的朋友誤解,以為書法要寫出筆力,就要用勁按毛筆,這是一種片面的理解。力太大,筆鋒全壓扁了,用筆根寫字,毫無彈性可言,哪里來的力度呢?
三、“筆、墨、紙、人”的和諧統(tǒng)一 書法的力度,還與墨、紙有直接的關系。墨淡傷神,不會有力度。紙不滲墨,或太光滑,則線條浮在表面。所書法的力度,是筆鋒彈力、人之巧力、紙之阻力、墨之黏力產生的綜合效果,是“筆、墨、紙、人”的和諧統(tǒng)一。古人形容有力度的筆畫如“棉里裹鐵”,對沒有力度的筆畫嘲笑為“墨豬”,這就是筆力效果的不同。